中国零食网 - 零食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技术秘方 | 健康饮料 | 酒文化 | 快速致富 | 乳制品 | 水果吃法 | 行业快讯 | 休闲吃趣 | 烘焙资讯 | 加工包装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加工包装 > 这类网红零食,能少吃就少吃
U.biz | 商业搜索

这类网红零食,能少吃就少吃

信息来源:l-s.cn   时间: 2024-03-25  浏览次数:36

  近日,网上一则新闻着实让我捏了把汗。

  事发连云港,一名4岁男童因吃一款“网红糖”,不小心把舌头卡在了糖果壳内,情况十分危急。

  男童被紧急送往医院后,由于吸住舌头的塑料外壳口径太小,吸附力比较强,处置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给孩子增加疼痛感。

  医生也束手无策,无奈之下只好向消防部门求助。

图源:新闻360

  经过消防员约20分钟的施救,男孩被卡1个多小时的舌头终于“脱困”。

  万幸有惊无险。

  原来,孩子吃的是一款“小喇叭”玩具糖,拆开后发现,里面的糖可以戴在手指上,既能吃又能玩。

图源:新闻360

  而且它一面装糖果,另一面是个小孔,小孩子天性爱玩,在吃糖的时候,很容易用舌头去吸,这时里边就会形成真空,把舌头卡住。

图源:新闻360

  除了有卡住的风险,经常吃糖,尤其吃长期摄入大量的糖,还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,造成超重、肥胖等问题,同时也会增加由肥胖引起的多种成人慢性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肿瘤等的风险。

  已有研究显示,目前儿童青少年肥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也在逐年增高,且与过多的糖摄入有关。

  不过家长也别太担心,这并不代表以后就不能给孩子吃糖了

  ( 想要完全禁止孩子吃糖也很难),家长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健康吃糖,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。

  甜味是人类出生后,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,爱吃甜食可谓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。

  很多商家为了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,会把糖做成各种各样的造型,就比如前面提到了“小喇叭”网红糖。

  同时,吃进去的糖,特别是有甜味道的单糖和双糖,能快速代谢为葡萄糖穿透血脑屏障,满足大脑的能量需求,同时起到快速提神醒脑、缓解疲劳的作用,甚至还能缓解忧虑、紧张的情绪。当没有“抵抗力”的孩子尝到糖的“甜头”之后,便很难抵御糖的诱惑。

  不过,家长们也不要过度紧张,糖本身没有罪过,相反,它还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源物质之一。

  糖(也叫碳水化合物)其实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,是快速代谢和供能的能源物质,而且是来源广泛和最经济的能源物质。

  糖的大类分为糖、寡糖和多糖。

  小分子的糖是有甜味的,我们常见的白糖、红糖、冰糖,就属于小分子的糖,所以它们都有甜味。同时这些糖口感好,进入体内吸收快,可以快速供能,有饱腹感,也能快速带来精力充沛和愉悦的感受。

  而寡糖和多糖一般分子量比较大,没有甜的口感,但是有很多健康的功能,比如常常听到的母乳低聚糖,就是一种寡糖,它是肠道内益生菌的良好食物,有助于肠道健康。

  多糖中最常见的就是淀粉和膳食纤维啦,近些年更多的研究逐步看到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作用。所以这样看来,糖对我们人体还是有很多好处的。

  而平时让孩子“少吃糖”,是限制“添加糖”的摄入,也就是在加工食品或者在做饭的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。比如糖果、冰激凌、奶茶、甜味饮料等。

  而食物中本身含有的糖无需担心,比如母乳、牛奶中的乳糖,水果、蔬菜、淀粉中的糖。因为这些天然食物中的糖,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。

  对于添加糖,不要超过每天能量摄入的5%,也就是50克,当然最好不要超过25克,对孩子来说,尽量控制在10~20g以内,甚至更低

  学会看配料表:

  如果家长们拿起食品,发现配料表中有蔗糖、果糖、绵白糖、白砂糖、砂糖、红糖、冰糖、果糖糖浆等,最好还是考量一下,毕竟这些都是添加糖,能不买就尽量不买。如果非要买,尽量选择配料表短且添加糖位置靠后的。

  添加糖的位置越靠前,表示相对含量越高

  通常配料表越长,添加成分越多,越不建议给孩子吃

  另外,有些食品虽然会避免太多的添加糖,但为了保持口感,会使用甜味剂,家长也要学会识别。像甜菊糖、甘草、糖精、阿斯巴甜、安赛蜜、甜蜜素、甜聚糖等,都属于甜味剂,孩子能少吃就少吃。

  学会看营养成分表:

  对于一些非淀粉类的食物,配料表中往往不含糖,这时营养成分表中“碳水化合物”的含量就约等于糖的含量,购买时优先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。

  贾老师提醒:

  购买时要看清楚是每份还是每100mL(100g)。

  吃的时候也有一些小技巧:

  可以把零食集中吃,其中尽量减少含糖的零食,吃完后及时清洁口腔用不同的口味的天然食材代替含糖的加工食品,如用各种水果(甜味、酸味、香味)代替加工食品(含糖饮料、含糖点心、罐头等)。从小养成喝白水的习惯,孩子就不会有喝甜饮料的偏好,因为目前孩子摄入糖超标的主要来源是甜饮料摄入导致的。用饮奶代替喝甜饮料,获得水分的同时,也能获得更多的营养。平时炒菜做饭时,尽量少放糖,如果真的需要放糖,建议在家备一个厨房秤,严格控制添加糖的量。

  最后贾老师提醒大家,无论给孩子吃什么, 都要注意安全,避免发生呛噎、卡喉或其他意外。也希望你将本文转发出去,分享给更多的朋友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零食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