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外面的小卖部是多少人的童年“秘密基地”。每到放学时,邀上三五好友,一起去小卖部“打野食”,日子过得好不逍遥自在。
在小卖部里,零食、玩具应有尽有,基本满足了孩子们的所有需求。于他们而言,这里是乐园,但对家长来说,或许是“雷区”。
藏在小卖部里的“不雅零食”
小可今天接儿子放学的时候,在他的包里翻出了一个像套套的东西。这令小可大为震惊,赶紧抓着孩子问这是什么!
结果小孩一脸无所谓地把“套套”撕开,漏出了里面的小零食,更为羞耻的是,小零食的形状也做得挺让人难以形容,跟人体某个地方的器官很像。
小可顿时有些恼怒,“你上哪儿去买的这些东西,小小年纪不学好……”
儿子却反驳,“多大点事儿,班里的同学都买了,怎么不见他们的妈妈来指责!大人就是麻烦……”
孩子的一番话,怼得小可无言以对,难道真的是自己多虑了,不过儿子才上小学,就接触这种“不雅玩具”真的合适吗?会不会让他们过早成人化呢!
其实,小可的担忧也是不无道理,现在确实有很多伪装成“成人物品”的小零食出现,其中有些包装甚至充斥着恶俗、软SQ等不良信息,孩子们跟风去买,家长们防不胜防,难免会有所担忧。
警惕这些“不雅零食”
1、普通版本
例如把糖果包装成卫生棉的模样、把糖果做成“抖胸戒指”、零食包装成计生用品等等。
还有甚至将这些“不雅零食”打包包装,售价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,打着“恶搞”的名头,以“纪念礼盒”的形成出售,售卖对象通常都是未成年。
这类零食对孩子的危害可能还会稍微小一点,可能会对其三观发育带来一定的冲击,但如果能及时引导过来,还能补救。
2、升级版本
通常有明显的X暗示作用,甚至有暴力恶俗的引导文案。例如带有成人擦边话题,或者是标注一些出格的行为,或者是给食物起一些低俗露骨的名字。
遇上这类“不雅零食”,家长往往就需要警惕起来,因为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往往比上面的那一类零食要大得多。
插个题外话:其实,除了上面的这种“不雅零食”,还有一个比较危险的是“变味玩具”。
之前就有家长反映在小卖部里面买到一副特殊的“真心话大冒险”卡牌,内容低俗露骨,包含有“采取什么避孕措施”、“解开女生内衣带、男生裤子拉链”之类的。
而且出售的对象竟然是年龄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,可内容却充斥着软SQ,这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。
对孩子的危害有哪些?
1、伤害孩子身体健康
这类零食包装没办法大批量在市场流通,所以可能是店铺自己进原料,通过模具制作的,很多都是“三无产品”,潜藏着食品安全隐患。
不信可以拿包装看看,很多“不雅零食”上面甚至都没有标注生产厂家。你甚至都不知道里面的配方有哪些,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。
孩子还在生长发育期,身体各器官的发育还没完全成熟,如果经常吃这类“三无产品”,身体健康往往会受到影响,这想必是父母不愿面对的。
2、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
专家分析,未成年人需要在正确的渠道接受科学的两性教育,而不应该以恶搞的形式来出现。
孩子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,三观也没完全塑形,长期接受这种软SQ,对其心理健康并无益处。
美国心理学家也说过,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过度暴露在性化环境中,很容易损害其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,将来有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。
父母应该怎么做?
1、学会引导孩子
用正确的方式来告诉他们何为两性教育,不必“谈两性而色变”,通过科学的引导,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,总比让他们从不正确的渠道来得知要好。
另外,平时也可教育孩子,尽量去正规的渠道购买零食或者玩具,远离“三无产品”,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和权益。
2、不要过于极端
很多孩子可能只是习惯性跟风或者是出于好奇的目的而购买,父母不要太极端,直接就给孩子贴上“不学好”的标签,并且命令他们去丢掉。
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,建议你们先冷静下来,专家也认为不用对这种恶俗的零食上纲上线,直接武断地认为会把孩子教坏。
不妨问问他们为何要购买,先弄清楚原因,然后对症下药,中间可以科普一下这些东西不太健康,建议他们以后不要再买,如果想吃零食,爸爸(妈妈)可以带你去超市买。